在常用的白色顏料中,的相對密度最小,同等質量的白色顏料中,二氧化鈦的表面積最大,顏料體積最高。
由于銳鈦型在高溫下會轉變成金紅石型,因此銳鈦型二氧化鈦的熔點和沸點實際上是不存在的。只有金紅石型二氧化鈦有熔點和沸點,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熔點為1850℃、
空氣中的熔點為(1830±15)℃、富氧中的熔點為1879℃,熔點與二氧化鈦的純度有關。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沸點為為(3200±300)℃,在此高溫下二氧化鈦稍有揮發性。
由于二氧化鈦的介電常數較高,因此具有優良的電學性能。在測定二氧化鈦的某些物理性質時,要考慮二氧化鈦晶體的結晶方向。銳鈦型二氧化鈦的介電常數比較低,只有48。
二氧化鈦具有半導體的性能,它的電導率隨溫度的上升而迅速增加,而且對缺氧也非常敏感。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介電常數和半導體性質對電子工業非常重要,可利用該性質
生產陶瓷電容器等電子元器件。
按莫氏硬度十分制標度,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為6~6.5,銳鈦型二氧化鈦為5.5~6.0,因此在化纖消光中為避免磨損噴絲孔而采用銳鈦型。
二氧化鈦雖有親水性,但其吸濕性不太強,金紅石型較銳鈦型為小。二氧化鈦的吸濕性與其表面積的大小有一定關系,表面積大,吸濕性高,還與表面處理與性質有關。
二氧化鈦屬于熱穩定性好的物質。
鈦白粉粒度分布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,它嚴重影響鈦白粉顏料性能和產品應用性能,因此,對于遮蓋力和分散性的討論可直接從粒度分布上進行分析。
影響鈦白粉粒度分布的因素較為復雜,首先是水解原始粒徑的大小,通過控制和調節水解工藝條件,使原始粒徑在一定范圍內。其次是煅燒溫度,偏鈦酸在煅燒的過程中,粒
子經歷一個晶型轉化期和成長期,控制適宜的溫度,使成長粒子在一定范圍內。最后就是產品的粉碎,通常對雷蒙磨的改造和分析器轉速的調節,控制粉碎質量,同時可以采
用其它粉碎設備,例如:萬能磨、氣流粉碎機和錘磨裝置。
以上即轉化成金紅石型,因此在工業上沒有實用價值。銳鈦型在常溫下是穩定的,但在高溫下要向金紅石型轉化。其轉化強度視制造方法及煅燒過程中是否加有抑制或促進劑
等條件有關。
光率。金紅石型和銳鈦型都屬于四方晶系,但具有不同的晶格,因而X射線圖象也不同,銳鈦型二氧化鈦的衍射角位于25.5°,金紅石型的衍射角位于27.5°。金紅石型的晶體細
長,呈棱形,通常是孿晶;而銳鈦型一般近似規則的八面體。

此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介電常數及較低的熱傳導性。
二氧化鈦的化學性質極為穩定,是一種偏酸性的兩性氧化物。常溫下幾乎不與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反應,對氧、氨、氮、硫化氫、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都不起作用,不溶于水、
脂肪,也不溶于稀酸及無機酸、堿,只溶于氫氟酸。但在光作用下,鈦白粉可發生連續的氧化還原反應,具有光化學活性。 這一種光化學活性,在紫外線照射下銳鈦型鈦白粉
尤為明顯,這一性質使鈦白粉即使某些無機化合物的光敏氧化催化劑,又是某些有機化合物光敏還原催化劑。
料布、帆布覆蓋。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
2006年全球二氧化鈦需求達460萬噸,其中涂料行業占58%、塑料行業占23%、造紙10%、其他9%。鈦白粉既可用鈦鐵礦、金紅石制取,也可用鈦渣制取。鈦白粉生產工藝
有兩種:即硫酸鹽工藝和氯化物工藝,硫酸鹽法的技術比氯化物法簡單,可以用品位低和比較便宜的礦物。如今世界上約有47%產能采用硫酸鹽工藝,53%產能為氯化物工藝。
鈦白粉制造方法有兩種:硫酸法(Sulphate Process)和氯化法(Chloride Process)。其中56%為氯化法產品,這種產品的70%以上又產自美國杜邦等鈦白粉大廠,其他國家包
括中國的鈦白粉工廠仍以硫酸法為主。
硫酸法
將鈦鐵粉與濃硫酸進行酸解反應生產硫酸氧鈦,經水解生成偏鈦酸,再經煅燒、粉碎即得到鈦白粉產品。此法可生產銳鈦型和。硫酸法的優點是能以價低易得
的鈦鐵礦與硫酸為原料,技術較成熟,設備簡單,防腐蝕材料易解決。其缺點是流程長,只能以間歇操作為主,濕法操作,硫酸、水消耗高,廢物及副產物多,對環境污染大。
2.氯化法
氯化法是用含鈦的原料,以氯化高鈦渣、或人造金紅石、或天然金紅石等與氯氣反應生成四氯化鈦,經精餾提純,然后再進行氣相氧化;在速冷后,經過氣固分離得到TiO2。
該TiO2因吸附一定量的氯,需進行加熱或蒸氣處理將其移走。該工藝簡單,但在1000℃或更高條件氯化,有許多化學工程問題如氯、氯氧化物、四氯化鈦的高腐蝕需要解決,
再加上所用的原料特殊,較之硫酸法成本高。氯化法生產為連續生產,生產裝置操作的彈性不大,開停車及生產負荷不易調整,但其連續工藝生產,過程簡單,工藝控制點少,
產品質量易于達到最優的控制。再加上沒有轉窯煅燒工藝形成的燒結,其TiO2原級粒子易于解聚,所以在表觀上人們習慣認為氯化法鈦白粉產品的質量更優異。氯化法優點是
流程短,生產能力易擴大,連續自動化程度高,能耗相對低,“三廢”少,能得到優質產品。其缺點是投資大,設備結構復雜,對材料要求高,要耐高溫、耐腐蝕,裝置難以
維修,研究開發難度大。
表一分析結果和物理性性質
TiO2(重量%,最小) 96
Al2O3(重量%,最小) 3.2
有機物處理 (重量%碳) 0.
比重 4.1
平均粒徑 (微米) 0.23
吸油量 (克/100克) 14.0
PH (水性漿料) 6.
電阻 (千歐.厘米,最小) 4
杜邦鈦白粉
R-103的特殊藍色相在用于象ABS那樣的天然有色樹脂時具有特別價值.與中性色相的鈦白粉相比,最多可節省30%的用量就能使最終產品達到同樣要求.
R-103獨特的氧化鋁表處理,使之具有優秀的抗褪色性:
R-103的揮發性能適用于所有的應用所用的加工工藝,除了高溫聚乙烯淋膜和聚乙烯擠出涂膜.如果有上述要求,建議使用Ti-Pure R-101、R-104。
使用建議
Ti-Pure R-103是一種優秀的通用型鈦白粉,它適用于所有樹脂體系:
表二一性質般
遮蓋力 高
色相 非常藍
在下列物料中的分散性:
增塑PVC樹脂 優
塑溶膠 一般
干混合工藝 好
熔融混合料 優
抗絮凝作用 非常好
抗褪色作用 優
耐候性 好
對于應用在那些要求高遮蓋力,非常藍的色相,優良的分散性和抗褪色性的聚烯烴或工程塑料中時,R-103是極其出色的.它的表面處理使其可用于鉛鹽穩定的PVC體系中,在外
用場合也僅提供有限的粉化.
應用于高溫擠出成型和淋膜產品時,具有優良的抗孔裂性。
對顏色配制極有價值。
TiO2含量,%≥97 亮度,%≥95
消色力,≥100 105℃揮發物。%≤0.5
水懸浮物Ph6.0-8.0 吸油量,g/100g≤24
篩余物(0.045mm篩孔),%≤0.05 水萃取液電阻率,Ω.m≥60
金紅石含量,%≥97
替代鈦白粉。